山东这个“人间仙境”举世闻名,却有很多人不知道它在哪个城市?

山东这个“人间仙境”举世闻名,却有很多人不知道它在哪个城市?

《蓬莱记》

世人皆知山东乃孔孟故里,殊不知此地尚藏一处\"活着的山海经\"。每至薄暮时分,丹崖山下的渔火便与蓬莱阁的飞檐斗拱在雾霭中若隐若现,恍若太虚幻境。这胶东半岛最北端的弹丸之地,竟吞吐着华夏两千年的仙凡之气。

昔年汉武帝东巡至此,见海天苍茫处有紫气浮动,遂以\"蓬莱\"名之。这二字在竹简上落下时,便注定要成为文人墨客笔底的蜃楼。唐时设州,明时置县,那些朱批奏折里的官印更迭,倒不及海边老妪口中\"八仙醉酒\"的传说鲜活。如今蓬莱虽归了烟台治下,可那阁檐上蹲着的琉璃脊兽,依旧睥睨着渤黄二海的分界线。

我初见蓬莱阁时,恰逢春雾锁海。拾级而上,但见丹崖如血,古柏似墨,主阁的歇山顶挑破云层,活脱脱是《山海经》里逃出来的精怪。偏殿的天后宫香烟缭绕,渔家女子跪拜时,鬓角的银簪与妈祖金冠上的明珠竟交相辉映。转角处的吕祖殿飘来卦签哗啦声,倒比导游喇叭里的解说词更显真切。

最奇是那\"海市\"奇观。老船夫说须得东南风起,海面才会浮现仙山楼阁。我守了三日,终见迷蒙水汽中陡然立起城池,檐角挂着秦时的月,瓦当映着汉代的霞。忽有海鸥穿影而过,方知所谓仙境,不过是光阴在波涛上的倒影。想来徐福当年率童男童女东渡,未必真寻得长生药,倒给后世留下了永不褪色的谈资。

展开全文

临别时遇雨,蓬莱阁的七十二级石阶成了水帘洞。卖海石的老汉在檐下哼着小调:\"丹崖山下雨如丝,疑是仙人洗砚池。\"忽然悟得,此地最珍贵的并非那些青铜碑刻,而是百姓骨子里的洒脱。他们守着仙境过俗世日子,却比谁都明白\"人间有味是清欢\"。

诸君若至山东,不妨抛却攻略,且学那八仙醉态,携一壶酒半斤花生,任海风吹散胸中块垒。须知蓬莱之妙,不在求仙问道,而在看透浮华后的会心一笑。愿诸位旅途中的每个清晨,都能遇见属于自己的\"海市蜃楼\"。

[1]注:文中\"活着的山海经\"化用自鲁迅《故事新编》对神话的现代诠释手法

[2]\"檐角挂着秦时的月\"借鉴《滕王阁序》\"物换星移几度秋\"的时空交错笔法

[3]\"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苏轼《浣溪沙》,此处用以暗合儒家\"孔颜乐处\"的精神传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