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 xí ㄒㄧˊ
基本解释
◎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此臣之所谓传~而千里定者也”。~文。羽~。~移(文体名,“檄文”与“移文”的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本义:檄文。
2.同本义。
引证 太祖得书,便命移檄。 《英烈传》制府檄下。 宋 ·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文檄”即檄文。古代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 清 · 黄宗羲《柳敬亭传》奉檄守御。 清 ·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例如 传檄(传布檄文);羽檄(上插鸟羽的古代征兵军书)
英文 a call to arms in ancient times;
3.泛指信函。
引证 使君子年善?来檄可求。 王安石《寄丁中允》
英文 letter;
动词
◎用檄文晓谕或声讨。
引证 按察司行文檄了知县去。 《儒林外史》檄其人士,于政治宗教,皆欲有所更革,顾终不成。 鲁迅《坟 · 摩罗诗力说》
例如 檄调(行檄调动);檄委(用檄文晓谕、托咐)
英文 annou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