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功夫中,古时候有一种神秘的功夫叫轻功,但对于这种功夫,大家都只是听说过没见过,因此对于掌握了轻功的人,大家都非常好奇。如今,在国内武术圈,就存在着这样一个大师,他因为会武当轻功而被网友熟知,他曾经对着媒体的镜头说:你们要相信科学,然后他3步跳下19米悬崖,而且他的这个有点搞笑成分的“跳崖”经历,被摄像机捕捉了下来,真实性可以说毋容置疑。这位大师便是武当三丰派第15代传人,名叫陈师行。
从陈师行道长社交平台上的视频来看,陈师行道长不只有轻功加身,他的剑法、拳法以及腿法,都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就像陈师行道长在视频里所说的那样:我拍视频从来不配音,但即便如此,陈师行道长视频中,他出拳时或者练剑时,一般都会有非常悦耳的呼呼风声。很明显,这证明陈师行道长的武术功底是非常深厚的。那作为一个武术功底非常深厚的传武大师,陈师行道长实战能力究竟如何呢?他登上搏击擂台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在笔者看来,尽管陈师行道长是一个从7岁就开始练武的传武大师,但他登上搏击擂台,依然不能算是一个高手,他很可能连一个二流职业搏击选手都打不过。作为一个关注格斗比赛长达10年的拳迷,笔者之所以给出这样的结论,是有充分的理由的。接下来,笔者就从3个方面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看看陈师行道长实战能力究竟如何,登上搏击擂台之后的他可能会有怎样的表现。
第一点,搏击擂台上最能够决定比赛局势的就是重击和抗击打。尽管陈师行道长每天都在训练,但从其练功视频来看,他的功夫更偏向套路化,飘逸有余而力量不足,抗击打能力可能会因为实战的缺乏而不强。而职业搏击选手往往最注重的就是重击能力,他们每天打沙袋和实战,训练爆发力和抗击打能力,因此他们往往拥有杀伤力强悍的重拳、重腿和重膝。因此从重击能力和抗击打能力来看,陈师行道长跟职业搏击选手相比是欠缺的,是没有优势的。
展开全文
第二点,搏击擂台规则上会对陈师行道长有很大的限制。了解过传统武术的人都知道,传武往往注重一招制敌,而一招制敌往往意味着需要攻击对手要害部位。但搏击擂台是不生死战场,在搏击擂台上是不允许攻击对手要害部位的,因此选手登上搏击擂台会戴上拳套来减轻拳头的杀伤力,会戴上护齿和护裆,而且规则上不允许选手击打对方的后脑、喉咙和裆部。陈师行道长练习的是传统武术,他的功夫在擂台上肯定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三点,传武大师上擂台一般不会适应。这3年时间里,相信拳迷看过很多传武大师登上搏击擂台被痛揍的案例,一方面是传武大师们实战能力确实有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传武大师登上擂台后,没有那么强的擂台意识,比如头部防守意识,比如战术意识,比如体能分配意识等。陈师行道长尽管有很深厚武术功底,但因为他没有打擂台比赛的习惯,所以难免会对擂台比赛不适应。要知道即便是职业搏击选手,不常打比赛也会对擂台比赛有些不适应。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