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完成图表制作
我能用一周的时间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初稿的写作,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我将实验结果及时整理成图表的习惯,也就是说,我的一周基本用来完成毕业论文的文字部分,如果这个过程中还需要重新开始做图,那么肯定是完不成的。
因此,及时处理实验数据并完成图表制作对于高效完成论文写作真的非常重要!很多时候,做图背后隐藏的时间成本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我曾看到一位师兄的论文中有一张很精美的机制图,于是发消息问他,那张图是花了多长时间做出来的。
师兄的回答让我很惊讶,他说那张图片在撰写论文之前就在脑海中有了草图,但是一直没有画出理想中的样子,于是不断地在画图软件中修改,总计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因此,在完成论文框架搭建之后,我们还要重视论文中涉及的图表的制作。建议大家一定要在论文撰写前就将想要放在正文中的图表都做出来,包括一些实验数据的显著性分析结果。
其实,做图的过程也有利于你站在更高的维度看待不同实验结果相互之间的关联性,进而从全文的角度把握论文走向,厘清写作思路。
如果您担心自己绘制的图片达不到拟投稿期刊的要求,或者想让插图吸引编辑和审稿人的眼球,从而增大自己论文的接收概率,欢迎您了解并使用意得辑的图文摘要服务。
意得辑图文摘要服务能节省时间、提升效率,兼具科学性与观赏性,增强内容展现力,并提供定制化服务。能帮助研究者清晰传达研究内容,提高图文质量,助力论文脱颖而出。
3. 定向阅读文献,适当摘录
很多同学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对着电脑坐了一天,却没写出几个字来。在我写作没有灵感的时候,我会采取定向阅读文献并进行适当摘录的方法。
具体来说,就是当我们完成论文大纲的罗列之后,会基本明确论文的写作方向和主要内容。于是,可以通过关键词检索,下载那些与写作框架相似的文献并进行逐句阅读。
这时候,看到文献中可能会用到的句子,就可以主动摘抄下来,积累素材。一方面,这些句子可以在后续进行改写和替换,从而应用在我们自己的论文中;另一方面,这篇文献本身可能也会成为日后的参考文献。
当积累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灵感可能自然而然地就慢慢产生了,即使最初写出的句子还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看到至少有了一定的文字积累后,我们的自信心也会增加,写作的过程也会变得越来越顺畅。
02 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时间规划
对于学位论文的撰写,至少应在硕士二年级的时候对整体框架有基本的认识,比如主体章节都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如果能够尽早动笔撰写引言或绪论,自然是最好的,但是考虑到很多同学的课题都是在研三上学期临近尾声时才能彻底完成,所以大家也没有必要过于焦虑,太早布局。
比较合适的时间是在研三上学期即将结束时准确敲定好论文框架,这份写作框架一定要请导师把关确认。有的同学会按照自己的想法着手撰写毕业论文,结果辛苦完成后拿给导师看时,从框架上就被否定了,那就浪费了太多时间。
时间来到次年的一月至二月,这两个月是完成毕业论文的最佳时间,一方面,课题相关的实验都已完成,方便从总体进行内容确定;另一方面,很多考试和招聘还没有正式开始,时间会相对受控。进入三月后,你要开始重点修改论文中的细节内容,并为论文查重做好准备。
每位研究生都能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体会到诸多辛苦,但相信大家也会在拿到硕士学位证书的那一刻感慨良多。每篇论文的最终呈现一定是经历了无数次的打磨和修改的,但是也只有通过体验这个过程,我们的论文撰写能力才能获得不断提高。
祝愿大家顺利毕业,前程似锦。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